勤中补拙 困中创新 做企业发展的拓冰人 ——记利民调料有限公司三车间副主任 刘恺
来源: 天津食品乐动体育
勤中补拙 困中创新 做企业发展的拓冰人
——记利民调料有限公司三车间副主任 刘恺
刘恺,1981年出生,利民调料有限公司三车间副主任,他在利民的发展中不断成长,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保全工人成长为车间中坚力量,他脚踏实地、务实严谨,靠着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,反复琢磨,化解了生产设备的各种疑难杂症,不断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。
时间退回至于2000年8月的某个早上,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腼腆而生疏的在老师傅旁边学着操作机器,显然,老机器对待新人总是这么的“不友好”,仅仅一个上午,这个毕业生已经满头大汗、浑身是酱了,但从他的眼神中没有看到一丝的退却,而是满满的坚持。维修机器时,这个毕业生发现原来实践操作与书本理论存在相互磨合,于是,他就开始利用工余时间不断的研究琢磨机器的运转原理,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,现在已经可以对每一台机器驾轻就熟。如今的他已成为利民调料三车间的中层管理人员,年纪尚轻的他还拥有着那种闯劲和不怕吃苦的精神,他就是三车间副主任刘凯,一个从平凡岗位上创造奇迹的年轻中层管理人员。
来到利民,刘恺的第一个角色是操作工。当时的一些生产设备并不先进,机械传动结构比较多,经常因为一些很小的原因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。他善于观察,将这些故障原因一一记录下来,并反复研究。在换岗到保全维修组后,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为一线员工服务。当时数量最多的就是灌酱机、热合机,虽然设备很简单,但维修时遇到的各种故障千奇百怪。例如,热合机的连接轴经常损坏,通过观察没有损坏的热合机,发现连接轴损坏是电机和减速箱底座变形造成的,他就把变速箱下面减掉一个“光垫”,让变速箱齿轮和热合带齿轮之间啮合的松一点,连接轴就不容易坏了。再如,锅炉房的煤斗卷扬机经常损坏,多次拆卸维修后,原有连接电机和卷扬机的螺孔异扣,要重新打孔攻丝,但螺孔过深,用刚签子冲眼定位后,打孔攻丝两次都不能对准螺孔。卷扬机修不好,司炉工就要用铁锨把煤铲到1.8米的锅炉中,看着司炉工师傅脸上的汗水和煤渣,刘恺带领保全组的小伙子们加班加点研究维修方案,当天便拿出了解决办法,先在电机的打孔位置涂上黄油,然后把卷扬机扣好,从螺孔中放入少量的滑石粉,再拆开卷扬机,这样电机上就留下了4个准确的白色小圆点,冲眼、打孔、攻丝后卷扬机成功安装,可以正常使用,司炉工师傅连声道谢。
公司搬迁至空港后,车间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。面对新配备的设备,刘恺拿出所有的业余时间仔细研究每一台新设备,多观察、多学习、勤动手、勤总结,并将新设备分成了两类。一类是成熟的设备,使用时要注意保养,另一类是定制的设备,因设计较为特殊,会存在或大或小的缺陷,在维修的过程中根据使用的情况进行方法上的微调。很多故障表现出来的现象都是一样的,这就更需要认真的观察,设备正常运行时观察运转情况就能看出故障时的细微差别。
如今,已成为三车间副主任的刘恺,不仅担负着这个车间的生产调度,还为保全组出谋划策,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维修技能和业务水平,车间里总能看到他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,也总能听到他提醒维修工人的声音:“光电开关的指示灯有没有亮”、“气缸动作速度”、“气阀响应速度”、“漏电跳闸时设备停在哪个工序”。在排查故障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边学边教、边教边干。
伴随着刘恺的不断成长,他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也发生改变,他关心职工思想动态,把握车间整体状态,注重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。在工作中他注意细节,召开安全会议,强调车间职工用地标带做区域划分、如实认真填写各种记录表格等等,带动大家转变传统固有思想,严格执行新的生产工艺文件。虽然在车间的管理上他的经验还不够饱满,但他不断的坚持学习和完善自己,认真参加公司的各项培训,在“实战”中得真知。
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,刘恺将保障车间的安全、保质、保量生产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,在勤中补拙,在困中创新,勇于做企业发展的拓冰人。